4月11日至14日,第十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在广东珠海隆重召开,中国民族药企正以原创实力书写新篇章!作为首款国产口服单片复方抗艾创新药,由艾迪药业自主研发的复邦德®(艾诺米替片)自问世起便承载着打破进口垄断、惠及本土艾友的使命。
本次会议上公布的144周长期随访数据,不仅验证了其“有效性+心血管代谢保护”的双重优势,更以“健康治疗三部曲”(血脂管理、体重管理和心血管风险管理)的突破性理念,重新定义了中国抗艾治疗的新标准,彰显了民族药企的科学智慧与社会担当。
SPRIN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Ⅲ期试验,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牵头,入组了762例既往经治获得病毒学抑制艾友。在0~48周分别服用艾诺米替和艾考恩丙替,在48~96周均转为接受开放标签艾诺米替治疗,而后继续随访直至参研者退出本研究。
此次大会上,艾迪药业分享了艾诺米替经治转换人群SPRINT研究144周队列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艾诺米替的长期价值。
一、强效抑毒,免疫重建持续
在0~144周,艾诺米替持续治疗组治疗依从性和病毒学抑制率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大于95%),在48-144周,自艾考恩丙替转换至艾诺米替治疗依从性和病毒学抑制率也维持在高水平(大于9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分中心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研究团队的辛勤努力下,实现了144周百分百随访率和百分百抑制率“双百”的成绩,这也是在国际、国内抗艾临床研究史上的罕见成绩。此外,CD4+细胞计数继续稳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艾诺米替持续病毒学抑制率优于主要进口产品 [1-3]。
艾诺米替病毒学抑制率与进口同类产品比较
二、代谢获益显著,逆转INSTIs相关体重增加
治疗48-144周,艾诺米替持续治疗组LDL-C水平保持并呈现下降趋势;艾考恩丙替转换为艾诺米替后LDL-C水平明显持续下降。
LDL-C自基线变化情况
由本次大会公布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0~48周,艾诺米替组体重增加低于艾考恩丙替组,且转换为艾诺米替可逆转艾考恩丙替治疗造成的体重增加,尤其女性及青年人群获益更明显。
亚组人群体重自基线变化情况
三、降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使用艾诺米替持续治疗144周,ASCVD高风险人群比例从基线3.5%降至1.4%(降幅60%)。而换为艾考恩丙替后,LDL-C高风险人群比例从基线时的3.2%骤升至8.2%(2.6倍),而换用艾诺米替后,又从8.2%骤降至0.7%(降幅91.5%),心血管风险管理优势明显。
转换使用艾诺米替可逆转既往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方案后的ASCVD风险分层
四、“有效-安全-依从”闭环=长期治疗成功的关键
144周数据揭示,艾诺米替的治疗完成率与病毒抑制率均高于95%,远超同类进口方案(均不足90%)[1-3]。这一结果印证了其优越的安全性+确切的有效性=更高的艾友依从性,形成良性循环,是公认的长期治疗成功关键。
艾诺米替及同类药0-144周治疗完成百分比
当下,由于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全球抗艾事业正处在“存亡之秋”,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可能面临抗艾药物断供的情况。回想过去我国抗艾创新药市场基本被跨国药企垄断,使得我国的抗艾事业处于“卡脖子”的状态。但随着我国科研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打破了进口抗艾药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使得我国可以独立自主地实现“消除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本次大会公布的艾诺米替片144周研究数据,不仅是中国抗艾药物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民族药企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该项成果奠定了我国抗艾药物研发从“跟跑”到“领跑”角色转换的基石,不仅是中国艾友的福音,更是向世界递出的“中国方案”名片!
艾诺米替“强效抑毒+代谢保护+高依从性”的综合优势,为艾友提供了更友好、更全面的治疗选择,真正践行了“健康中国2030”的慢病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Brar I, Ruane PJ, Berhe M, Brinson C, Benson P, Henry K, Liu H, Andreatta K, Hindman JT, Ramgopal 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witch to bictegravir/emtricitabine/tenofovir alafenamide from dolutegravir/abacavir/ lamivudine: Results from an open-label extension of a phase 3 randomized, double-blind, multicenter, active-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25;104(8):e41482.
2.Osiyemi O, De Wit S, Ajana F, Bisshop F, Portilla J, Routy JP, Wyen C, Ait-Khaled M, Leone P, Pappa KA, Wang R, Wright J, George N, Wynne B, Aboud M, van Wyk J, Smith K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witching to Dolutegravir/Lamivudine Versus Continuing a Tenofovir Alafenamide-Based 3- or 4-Drug Regimen for Maintenance of Virologic Suppression in Adults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Results Through Week 144 From the Phase 3, Noninferiority TANGO Randomized Trial. Clin Infect Dis. 2022;75(6):975-986.
3.Kumar P, Johnson M, Molina JM, Rizzardini G, Cahn P, Bickel M, Wan H, Xu ZJ, Morais C, Sklar P, Greaves W; DRIVE-SHIFT Study Group. Brief Report: Switching to DOR/3TC/TDF Maintains HIV-1 Virologic Suppression Through Week 144 in the DRIVE-SHIFT Trial.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21;87(2): 801-805.
关于艾邦德®(艾诺韦林片)和复邦德®(艾诺米替片)
艾邦德®(艾诺韦林片)2021年6月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治疗HIV-1感染的原研口服1类新药。同年,《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将艾诺韦林被正式纳入指南治疗方案目录。复邦德®(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抗HIV-1感染1类新药,在艾诺韦林的基础上加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拉米夫定,组成复方制剂。2024年,艾诺米替片首次入选《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并获得A1级高质量推荐,艾诺韦林片则继续保留。
关于艾迪药业
艾迪药业以抗艾滋病药物为核心发展领域,同时发挥人源蛋白领域的竞争优势,以国内未被满足的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发和销售创新性药物。截止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核心在研产品包括8个1类新药和4个2类新药,范围涉及抗HIV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长效治疗药物、炎症、脑卒中等治疗领域,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7项。两款创新药艾邦德®(艾诺韦林片)和复邦德®(艾诺米替片)已获批上市,并纳入最新国家医保目录;全新化学结构的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ACC017片,于2024年1月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截至2024年三季报披露日,该项目Ⅰb/Ⅱa 期临床试验已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正式启动,受试者筛选入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布局开发系列抗病毒新药管线,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产品选择,形成产品集群,不断满足国内艾滋病治疗升级的迫切需求。
免责声明
以上研究内容均整理自公开发表论文,不代表艾迪药业观点或立场。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学习、交流及分享,不构成商业推广或治疗建议。如有治疗需求,请联系专业医师。